第十届“校长奖”(学生)复评会候选人风采——经济与管理学院张梓立
发布时间: 2020-05-26 浏览次数: 266

践行服务宗旨 凝聚青春力量 谱写时代华章

——经济与管理学院张梓立个人事迹



张梓立,男,中共预备党员,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6级本科生。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即不平凡,把一切简单的事做好即不简单,而“服务”二字则是他最纯粹的坚守,大学时光里,他为服务网络思政、服务青年学子、服务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大学期间历任校学生会副主席、传媒中心主任,院学生会主席,院学生会秘书处处长,现任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学生委员会主任。

大学四年,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知行杯”等众多赛事中,他先后获国家级、市级奖项,在校获校优秀综合奖学金二等奖3次、三等奖2次、社会活动奖1次,校寒暑期社会实践一、二、三等奖数次。在“服务”道路上,他也得到了一定的肯定,获评上海市“优秀共青团员”,校园先锋“思想先锋”、“团学先锋”,校优秀团干部”2次、优秀学生干部”2次,第二届进博会校“优秀志愿者骨干”,校园歌会优秀组织者,院学生会“优秀干事”、“新人之星”等荣誉称号。

一、服务网络思政,争做校园新媒体“领航者”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而校园新媒体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在育人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它不仅要“内聚人心、外塑形象”,更要从“宣传工具”转型成为“信息平台”再上升至“思想引领”,在对校园新媒体不断变革创新中,使其真正成为网络思政的窗口和师生交流的平台。

始于热爱,终于责任。四年时光,对张梓立来说,“校园新媒体人”是他身上最具鲜明特征的标签烙印,一路走来,他与校园新媒体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一以贯之。从最开始的初来乍到,作为“新手小白”微信小编,他从零开始学习,吸取优秀经验,在校园新媒体平台传播校园热点、传递上应资讯,努力打造校园暖心“宣传工具”;到后来的循序渐进,作为校园新媒体运营者,他力求推陈出新,探索创新思路,注重信息发布的协同创新,积极构建校园贴心“信息平台”;再到后来的“驾轻就熟”,作为“上应青年”、“上应学子”以及“SIT青春经管”的管理者,他坚持思政引领,聚焦青年发声,基于优秀校园文化建立网络思政新阵地,大力推进校园知心“思想引领”。从传递资讯到服务青年,不变的是他始终坚守校园新媒体一线,引导上应学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谱写属于上应青年的青春华章。



作为推动“SIT青春经管”创新的亲历者,他力求突破,推动学院微信公众号更新迭代,使其在全校所有学院公众号中率先申请学校官方认证,打破学院公众号长时间来局限于个人类账号僵局,以全新的姿态和形象服务经管乃至全校师生。他借此契机,定格“经管温度”主基调,全力打造高效优质团队,完善基础功能建设,率先创新推出“‘经’彩早知道”系列主题推送,将校园新鲜活动提前预告,传递校园一手热点资讯,传播校园最新通知公告,争做上应师生的校园生活“贴心人”,而在这背后,不仅仅依靠敏锐的洞察力,更是他和整个团队强大的信息整合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经管晨读日”系列主题推送,每周三早八点风雨无阻准时上线,组织百余名经管学子用晨读唤醒美好一天,以朋辈的宣传力量感染更多经管学子加入其中,引领学风建设;“经管迎新季”系列主题推送,化身新生入学“引路人”,以朋友般的轻松口吻,全方位讲述校园生活,帮助每一位经管新生了解大学生活,启航大学新阶段。而在这些推送的背后,是他不懈的坚持,统一编辑标准,打造特色风格,用最贴心、最直观、最形象的页面打动每一位经管学子,在获得认同感的同时也逐渐增强了校园新媒体与青年的相互依存度与信赖度。他坚信,“SIT青春经管”会一如既往,向着成为真正传递经管温度的校园媒体而不懈努力。

而作为推动“上应青年”、“上应学子”转型网络思政平台的见证者,他深知,不同平台受众不同,定位不同,风格也要有所不同,他着眼构建“网络共青团”,围绕年度重点工作,开展思想引领;围绕学校发展理念,传播校园文化;围绕学生优秀榜样,传递青春正能量,多维度打造风格鲜明的校园新媒体。他牢牢把握重大时间节点,青春五四、校庆纪念……,提前规划部署上线内容,用网络平台视角带领上应青年零距离感悟习总书记寄语、校园活动现场等热点资讯。65周年校庆期间,一篇《乘坐时光机,看上应的前世今生》,以学生口吻角度,带领上应学子追忆上应历史,帮助上应青年了解学校发展,增强爱国荣校情怀;一篇《SIT65岁生日快乐》,走进上海外滩亮灯现场,与全体上应学子共同体味上应大65周年风雨兼程,共贺华章。百年五四期间,一篇《感谢你们的努力和奋斗》,聚焦校园歌会,深入挖掘台前幕后的故事,引发青年强烈共鸣,唱响“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最强音;一段《百年五四,传承有我》视频,以榜样力量为抓手,以优秀学子为主体,把校园榜样亮出来、聚起来,引起更多学生向榜样学习,在思想引领上持续发力,形成实效。还有毕业季、校园文化活动、学生权益等等,无论青年在哪里,“上应青年”、“上应学子”都会坚守一线,为青年发声。

而在这些点滴背后,他力求亲切和生活化的文字、影像和声音,跳脱刻板无趣的格式,诉说同学心声,讲好一篇篇上应故事。当然,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更新迭代的时效性就显得更为重要,他紧握时代脉搏,加强团队建设,开展专题培训,提升业务水平,丰富思想内涵的同时,不断“走出去”,主动参与各级各类新媒体培训、论坛峰会等活动,与“高校同行”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探讨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设,以无距离的互动感、导向型的凝聚感、标杆性的话题感融入青年群体,提供精神沃土。

短短四年,不变的是他始终坚守校园新媒体一线,为“校园新媒体人”代言。在任期间,他累计编辑审核推送超800篇,撰写审核稿件超过40w字,累计阅读量突破100w人次,在上海发布、上海学联、中青网、学校官微、上应微学工、上应青年、上应学子、SIT青春经管等众多新媒体平台留下他的印记,也在我校及全市高校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上应青年”、“上应学子”以及“SIT青春经管”微信公众号连续两年荣获我校“十佳活力微信公众号”殊荣,“上应青年”、“上应学子”在上海学校共青团、校学生会公众号排行榜中也多次入围,并取得全市高校排名第四的最佳成绩。

二、服务青年学子,争做学生工作“践行者”

心中有目标,脚下有行动,行动能自律。大学四年,与网络思政相辅相成,并伴随张梓立同学大学生涯的另一个标签就是“学生工作”。一路走来,他身兼数职,在不同的学生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2019年,他通过党组织层层考察,成为一名中共党员,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把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自己成长的导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争做作风优良、思想先进的学生骨干。近年来,学生工作这条道路在外部环境下遭受了一定的争议,但坚定不移的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学生工作“正名”,他始终秉承为广大同学服务,在服务学生的舞台中奉献力量,并团结引领上应青年秉承“明德、明学、明事”的校训,担当时代责任,争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思想”的六有青年,为上应学子传递青春正能量。

作为经管学院学生会主席,他不忘服务师生初心,依托网络平台,注重向“服务型学生会”转型,深入挖掘“经管温度”,从传承校园品牌活动,营造校园多元文化,强化思政引领等方面入手,潜移默化中影响经管学子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大局意识、担当精神”的时代青年;在组织制度方面,他推陈出新,积极完善学生会自身组织架构,着眼团队建设,出台制定首版学生会章程,推动学生会组织改革再出发;针对校园文化方面,主动引导20172018级新生融入校园,使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提升经管学子综合全面发展;组织经管学子在校运动会、校园歌会、义务献血等大型活动中展现经管风貌,绽放青春风采。在任期间,经管学院在学校共青团学生会考核中连续两年位列第一,为全校学院共青团学生会工作树立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作为校学生会副主席,他谨记立德树人使命,创新公众平台运营模式,用话题“提质”,用深度“赋能”,引导、引领、凝聚青年,以青年朋友口吻讲述上应校园故事,以亲切和蔼方式传播校园正能量,引导上应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365青年成长计划晨读组委会积极联动,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为广大学生诉求反馈机制建设添砖加瓦,切实营造上应校园良好学习生活氛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感染周围同学,助力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广大学子在五四纪念快闪、外滩亮灯等众多校园活动中彰显青春底色,奏响时代强音。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进入大四,他选择坚守初心使命,在学生工作道路上继续前行。作为校学生委员会主任,与全校24名委员及150余名学生代表一起助力学生工作服务再上新台阶。同时,他也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我校社会实践工作的学生负责人,习总书记勉励青年要知行合一、做实干家,面向实际、深入实践、严谨务实、苦干实干,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他将社会实践的时间范围扩大到学期中,助推校日常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安全、顺利开展。2019年,他和校团委实践部一起见证我校5000余名大学生奔赴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留下社会实践足迹。在工作中,为了向实践队伍提供最可靠的安全保障,他积极联动各二级学院实践部,主动对接352项校级立项项目,通过简化细分钉钉APP在线审批报送流程,及时了解团队并跟进社会实践开展情况,实现每日安全“零报送”。为了更好宣传总结社会实践,他和实践部一起走进上应青年实践之旅,收集实践过程中的点滴,累计完成社会实践简报7期,创新推出社会实践大数据,量化经验总结,为社会实践“添砖加瓦”;在“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成果展示暨“时代·应用”专业文化主题宣讲会上,他助力青年学生解读专业文化、讲述实践故事、表达爱国情怀,将这些时代·应用故事记录编辑成册,传承发扬;疫情期间,他总结过去经验,挖掘优秀项目成果,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难点痛点疑问点,围绕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素养,完善更新社会实践指导手册,为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指点迷津”。他所做的这些,或许“无以成江海”,但他始终坚信,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点滴积累,为提升我校实践育人氛围尽一份绵薄之力。

三、服务社会发展,争做实践志愿“冲锋者”

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可以正确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多年学生工作的经验积累,为踏进社会创造了良好条件,而积极投身实践志愿,才能使青年学子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为社会服务,凸显自身价值。

走出校园,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社会实践不能“纸上谈兵”,只有不断付诸实际行动,方能在实践中真正理解“ASciT”(爱科技)的核心能力素养。多年寒暑假期间,张梓立同学走出校园,用自己的脚步,以自身之力,形成朋辈效应,践行知行精神,逐渐走向社会。2017年夏天,他和团队成员深入走进重庆铜梁,走访安居古镇以及巴川镇黄门村,挖掘区域特色,归纳总结共性,用专业和汗水,助力美丽乡村建设;2018年冬天,他和成员一起走进上海老厂房,以激发文创活力为抓手,绘制老厂房文化地图,感悟红色文化,做红色建筑的代言人,积极传播十九大精神;2018年夏天,他和团队成员实地深入台湾彩虹眷村及上海部分村镇,探索村镇墙绘文化,调研两岸农村建设发展,宣扬新时代思想,为乡村振兴提出“上应建议”;2019年夏天,他积极报名宝山区大学生创新见习锻炼,经过层层筛选,作为一名优秀大学生走进基层,赴宝山区团区委见习,为爱心暑托班创青春大赛贡献力量,他还走进区人大,聆听代表心声,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2020年,他来到上海市政府重大工程北横通道项目指挥部,聚焦上海城市发展,助力上海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从大学走向社会,将自己的所学所知运用于实践,以实际行动助力社会发展,这是每一位青年大学生走出校园的“必经之路”,当然,在服务社会这条道路上,志愿服务作为另一重要途径,它所传递的则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力量。

在大学期间,他就努力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区域赛、校园歌会、毕业典礼等活动中,作为我校志愿服务“小白菜”的一员,都能见到他活跃在现场一线,默默奉献。在“校园好声音”上,作为催场组工作人员的他,积极与各高校参赛队伍沟通交流,为参赛选手努力营造良好比赛氛围,确保活动流程顺利有序推进;在校园歌会上,作为字幕组的一员,他细致入微,反复确认敲定,完成全场歌会节目报幕显示以及节目提词器全程现场操控,确保歌会字幕“零差错”;在毕业典礼时,他根据天气情况提前制定多重毕业生入场集合方案,合理规划各学院毕业生路线走向,带领学院志愿者实地勘察确认路线点位,确保毕业典礼有序顺利进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他都认真对待,一丝不苟。

哪里有志愿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早在首届进博会志愿者招募时,他就对服务进博心驰神往,后虽因特殊情况未能如愿,但在机缘巧合下,他成为了一名“志愿者的志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进博会小叶子”,让他们在服务他人之余感受到细致入微的关心关怀,努力做好他们的后勤保障工作,并协助策划欢迎志愿者回家仪式,站好服务“小叶子”的最后一班岗。2019年,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召开之际,他义无反顾,于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与,有幸成为我校进博会青年志愿者队学生负责人之一,并担任市交通保障组志愿者临时团支部书记,他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重担,积极配合学校老师工作安排,号召并组织我校志愿者参与市级、校级进博会相关培训,精心筹备布置我校承办的市级培训会,根据市交通委要求协助完成学校交通组岗位分配。在进博服务期间,在协助管理我校60名交通保障组志愿者,以及负责国家会展中心P6停车场和东登录厅片区工作的同时,作为岗位负责老师与志愿者的沟通桥梁,他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合理安排志愿者工作时间,积极反馈志愿者面临的问题及困难,在会期也圆满完成了学校领导、团市委领导慰问接待工作。在服务中,虽然交通组的岗位环境较为恶劣,人来车往,川流不息,不变的是他在户外岗位的坚守。虽然他的岗位看似微不足道,但他深知,作为四叶草中的一片小叶子,和几千名志愿者一起发光发热,每天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中外展客,不仅代表着上应形象,更是上海形象,中国形象,甘做进博会助推器,在志愿服务中收获成长,做好基层保障工作,用心服务进博会,点亮整片四叶草。在此次进博会结束后,他所负责的交通组志愿者收到了来自相关公司的特别感谢和慰问,他本人也在此次服务中表现突出,荣获校第二届进博会“优秀志愿者骨干”称号。

第二届进博会志愿服务已落下帷幕,但对他而言,志愿之路不会就此停下脚步。2020年寒冬,新冠肺炎无情席卷,疫情当前,自党中央号召“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他延续“小叶子”精神,再一次出发,主动请缨,继续踏上志愿服务之路,为抗击疫情助力。由于正值春节假期,他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浙江宁波,在得知了当地抗疫志愿者招募信息后,他第一时间主动报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最有效防线,社区疫情防控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防护作用极其重要。作为社区路口执勤工作志愿者的一员,他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测量进出人员体温,核验健康码,提醒居民佩戴口罩、及时申领健康通行码等等。由于志愿者队伍里中老年人居多,而且当地老年人口数量较大,部分居民在申领线上“健康码”的时候会遇到问题,作为志愿队伍里的青年力量,他一遍一遍耐心教导居民,协助他们完成申领操作,此外,做好有效及时的沟通,劝导少部分因没有智能手机无法申领线上“健康码”的老年人主动到派出所办理纸质临时通行证同样也是他的工作重点,尽管不能冲锋在最前线,工作内容单一且重复,但对他而言,能够在战“疫”面前以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微不足道的力量,一切都是值得的。当然,在志愿工作之余,作为一名学生党员,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对接班上14名同学,协助学校完成疫情上报统计外,所在支部召开线上防控疫情专题组织生活会后,得知支委会交一次特殊党费抗击疫情助战的倡议时,他积极响应递交特殊党费,虽然不能冲锋在一线,但能为国家多尽一份力,坚定抗击疫情必胜的决心,是一名学生党员力所能及的事情。

对他而言,在志愿之路上,他不会停下脚步,志愿服务给他带来不仅仅是社会经验的积累,其实更多的是增加了他对现今社会的认知和感悟。他始终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有多成功,而在于他是否对这个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是否服务于这个社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四年的大学生活,他在思想、学习、工作、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他立足“服务”二字,用自己的切身经历诠释了新时代的青年担当。即将离开校园的他,将踏入社会,入职上海建工集团。未来,他会站在一个新的起点,用勤奋汗水扩充自身储备,提高自身修养,用责任使命谱写青春绚烂,取得更大进步。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赞扬,是殷殷期望,更是光明未来。他经常说,庆幸自己生活在如此美好幸福的时代,今天我们所取得的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他也一定会用自己的激情和热情回报社会,不断提升和雕琢自己。在前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布满荆棘,充满坎坷与挫折,但他会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添砖加瓦。

 

获奖情况

1.201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C类【三等奖】 国家级    

2.2017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三等奖】 市级

3.2019年度上海市【优秀共青团员】 市级

4.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优秀综合奖学金【二等奖】 校级

5.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优秀综合奖学金【二等奖】 校级

6.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优秀综合奖学金【二等奖】 校级

7.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优秀综合奖学金【三等奖】 校级

8.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优秀综合奖学金【三等奖】 校级

9.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优秀综合奖学金【社会活动奖】 校级

10.2017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类【一等奖】 校级

11.2018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十九大精神宣讲专项”类【二等奖】 校级

12.2018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新时代思想宣讲专项”类【三等奖】 校级

13.2018年度【十佳活力微信公众号】 校级 (上应青年)

14.2018年度【十佳活力微信公众号】 校级 (上应学子)

15.2018年度【十佳活力微信公众号】 校级 (SIT青春经管)

16.2019年度【十佳活力微信公众号】 校级 (上应青年)

17.2019年度【十佳活力微信公众号】 校级 (上应学子)

18.2019年度【十佳活力微信公众号】 校级 (SIT青春经管)

19.第七届校园先锋【团学先锋】 校级

20.第六届校园先锋【思想先锋】 校级

21.2018-2019学年【优秀团干部】 校级

22.2019-2020学年【优秀团干部】 校级

23.2017-2018学年【优秀学生干部】 校级

24.2018-2019学年【优秀学生干部】 校级

25.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优秀志愿者骨干】 校级

26.“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校园歌会【优秀组织者】 校级

27.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会【新人之星】 院级

28.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会【优秀干事】 院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