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校长奖”(学生)复评会候选人风采——机械学院张磊
发布时间: 2021-04-27 浏览次数: 91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奖”申请人张磊事迹材料

  张磊,男,黎族,来自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现为机械学院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18102311班学生、团员。这样一个从大山里走向大都市的学生。他普普通通,是个机械工程学院的学子;他活波开朗,奔走于学校各个社团;他热爱运动,积极参加学校各项赛事,他热爱生活,与同学老师们谈笑成群。获得过奖学金、优秀干事、“恩智浦”等等奖项的他,会在大学期间展现更多的青春风采。他却在2018年参军入伍,想趁着自己还在青春年华之际报效祖国,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奉献给人民。


一、不忘初心,踏入血气方刚的部队生活

正是这样的一位机械学子秉持着机械精益求精的精神,执笔从戎。问及他为什么突然会决定参军入伍。他说:自己一直都向往着部队,之前高考时就报考过军队院校,但却没有成功被录取上。本以为自己与部队就此失之交臂,但没想到在大学了解到征兵的宣传后,大学浓厚的氛围,让我越发想进入部队,想有一次报效祖国的机会。部队是热血男儿应该去的地方,他想在部队磨砺自己,练就一身本领,成为一名血气方刚的好男儿,能真真正正得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认为只有成为其中一员才能真正知道军人的意义,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是什么,对于人民的职责何在。他参军入伍时,选择了艰苦的南疆部队。他认为既然是为了磨砺自己,那就要吃苦,而且是要吃大苦才能真正磨意志,既然是要将自己的青春献给祖国,那就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于穿着绿色军装的他来到了周围都是戈壁高山的南疆部队。

二、砥砺前行,将青春的一腔热血洒在军营

他自愿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了一名戍边战士,所在单位被称为昆仑先遣。所在师旅更被称为高原劲旅或称昆仑卫士。他们是全域作战的王牌师,也是戍边卫国的先遣队。戍边之地有旅者追寻的壮美,有梦境才会出现的神鹰与苍狼,也有自然给人类设下的生存屏障,这就是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的喀喇昆仑山。部队先遣连的历史来源于71年前,136名官兵走上高山,从此,他们一代代戍边人扎根高原与严寒、缺氧、大雪、寂寞为伴。71年来,喀喇昆仑山的风雪没有减少,人民军人也从未离开。如今稚嫩的90后、00后们担起了国家的责任,抛洒青春,守卫着祖国的领土,站立在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刚入军营的他受到了先遣精神的感染,一往直前,在新兵营大展拳脚,平时训练争先在前,同年兵不敢上前时他便冲在前头,吃苦耐劳的精神一直保持着。在新兵连他的表现,一直被班长连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新训总评时就被表彰为训练标兵。下老兵连后选调学习专业,他被选调到装甲驾驶专业,从一开始的二十个,经历过三个月的层层选拔到后面只有四个学员,结业后的他成为了一名初级驾驶员。能留下来的原因,离不开他勤奋好学的精神,离不开他攻坚克难的精神。正是这样的一位新兵敢于吃亏,勤奋努力,在第一年的时候就是新学员里唯一一个,担当连队长途机动、演习等任务的装甲驾驶员。狭隘的驾驶空间里,在夏日的戈壁里挥洒着淋漓的汗水,在冬天的雪地里紧握冰冷的方向盘。坚毅的眼神一直看着前方的道路,越发明白自己的职责,不只是半夜起来站一班哨那么简单,不只是刻苦训练磨砺自己那么简单,而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军人,为祖国的边疆,贡献出来一份力量。他们常年驻训,一年有九个月睡在帐篷里。炎热的夏天在戈壁荒漠中,顶着天上的火炉训练。寒冷的冬天在冰天雪地里,靠着帐篷里的火炉度过漫长的夜晚。将青春岁月留于此处的他,不断锻炼自己,要能打仗,打胜仗,作风优良,练就一身本领才能真真正正的守卫好祖国的边关。

三、誓志卫国,站立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两年的军营经历,让他成长了许多,经历了平时的磨练,现在的他不惧任何危险,敢于征战在前。他经历过生死的关口,磨砺了一身的胆气。戈壁沙漠的苦涩,高山峻岭的巍峨。他愈发地肯定自己当初踏入军营的选择,他说只有吃到苦才会珍惜生活,愈发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知舍小家为大家,甘于奉献祖国,为人民站立在最需要的地方。2020年他所在的单位执行特殊任务,他与战友们奋战与印斗争的一线战场,他们在冲突中牺牲了四位战友。张磊因执行任务推迟到年底才复员,问及这次任务的一些详情,他从不多言,只是简单地说,太多人都经历过了生死,他的战友都是生死之交的兄弟。因为这次任务,让他更深刻的认识到为祖国戍守边疆的意义所在,是男儿就要站立在前。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他们的牺牲奉献,才有今日的和平安定的生活。大好河山,寸土不让!有他们在,请祖国和人民放心!有他们在,他们站立的地方,就是祖国的界碑!